旅美職棒投手胡智為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能用流利的英文對答。 中央社 分享 facebook 台灣旅美球員胡智為,登上大聯盟接受訪問時,毋需翻譯在側,以流暢英文與美國記者對答,引發台灣媒體和球迷的關注。之所以獲得如此廣大迴響,是因為運動員到外國聯盟打拚爭取上場機會,已經夠困難了,學習當地語言、融入該地文化更是另一個大難題。胡智為高中畢業後與明尼蘇達雙城簽約,赴美闖蕩,生活一年後即靠自己與隊友和教練溝通,不再仰賴翻譯,至今練得算是相當流利的英語能力,並能自在與外媒對答,這樣的案例在美國職棒的外籍球員界,算非常不簡單。挑戰大聯盟前,曾在日本投出一片天的陳偉殷,原本已經很融入日本,日語十分流利,但赴美成為大聯盟投手至今已邁入第六年,陳偉殷接受英語媒體訪問時,仍需要中英口譯在身旁協助。陳偉殷在日本花了不少時間學習語言,已經達成許多赴日的外籍選手無法跨越的障礙,但在往更高層級的聯盟挑戰,進入不熟悉的西方世界奮鬥時,即便很努力地適應學習,在語言的掌握上還是認為自己不足以面對全英文的訪談。這凸顯出陳偉殷經過台日文化洗禮後,要學習第三語言、第二外語的高難度。陳偉殷(右)在比賽中與教練溝通不成問題,但對英文的熟悉程度還不像日文那麼精通。 美聯社 分享 facebook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學習外語的經驗,鼓起勇氣開口使用外語,往往是許多人遭遇的瓶頸。對於運動員來說,平常已經得花很大的心思放在球技精進上,還要撥出多餘的心思和體力學習、使用外語,談何容易?就算身處異國,有非常完整的外語環境,如果一開始毫無基礎,又沒有系統性地學習,外籍球員仍無法很輕易的上手外語,遑論融入當地文化。更很麻煩的是,假如不願意下定決心開口,度過入門的陣痛期,在學習進展上,實在難有突破。在美職闖蕩逾15個球季的前大聯盟球星葛雷諾(Vladimir Guerrero)就是一個例子。來自多明尼加的他,母語為西班牙文,在美國職棒闖蕩超過20年,卻始終沒有把英文學成,直到生涯末期在多倫多藍鳥隊體系受訪時,仍以西班牙文回答所有訪談。因為語言的隔閡,加上葛雷諾生性低調,美國媒體對葛雷諾的了解一直不深,球迷跟他之間也似乎隔著一層看不見的紗,彼此並不親近、熟悉。多明尼加籍強打葛雷諾(左)在美國20年始終沒有把英文學好。 歐新社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不過有時候旅美球員即便已經很精通英文,他們受訪時為求專業,還是寧願帶上自己的翻譯,並選擇以母語回答正式訪問、訪談的問題。鈴木一朗就是最經典的案例,雖然已在美職打拚10多年,英文也十分流利,但他跟相處非常久的翻譯仍持續合作,面對媒體的訪談,大多都使用最有把握、最能清楚表達複雜概念和自身想法的日語,並且把傳達訊息的重大任務,交給他最信任的專業翻譯人員。川崎宗則則是近年來在公眾場合展現最多英語學習熱忱的外籍選手。個性外向活潑的他,相當喜歡美國文化,也熱愛英語學習,加入美職體系後,積極地以各種方式接觸、使用英語,讓他很快地跟隊友打成一片,也成為美國媒體的寵兒。就算英語說得零零落落,發音也有濃厚的日語口音,他也不會害怕在鏡頭前面用英語和母語人士說話、溝通,製造不少笑料。樂觀正面的態度,也為川崎帶來許多正向回饋,包括快速進步的英語能力,還有樹立起非常良好的形象,成為球迷最喜歡、討論度最高的球員。川崎宗則(中)講英文雖然有點好笑,但受到隊友極大的歡迎。 歐新社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過去這30年來,美國職棒體系的拉丁美洲球員比例愈來愈高,赴美前大多只會西班牙語的他們,來到美國後經常遇到諸多生活和溝通上的難題。多明尼加籍的包提斯塔(Jose Bautista)就曾回憶,小聯盟時期有一次遇到一群同鄉球員,相談甚歡,於是提議大家一起吃披薩,卻沒有人敢打電話訂披薩,最後這個任務自然落到了會說英文和西文的包提斯塔身上。這是包提斯塔第一次感受到這些不會說英語的同鄉球員,在一些看似簡單的日常生活小事上,會面臨的困難與無助。同樣來自多明尼加的紐約洋基投手皮內達(Michael Pineda),2014年在場上投球時,塗抹松焦油的動作過於明顯,被對手檢舉,經裁判確認遭到驅逐出場。賽後接受訪問時,沒有翻譯在側的皮內達,因未能清楚理解記者的提問,給予錯誤的回答,事後報導刊出後,才改口更正,過程中一度造成不小的誤解。這是語言障礙可能會造成的不必要麻煩。馬丁尼茲(Pedro Martinez)和貝爾川(Carlos Beltran)這兩位比較資深的拉美球星,則是適應美國非常良好的例子。初出茅廬時都不太會英語的他們,長居美國之後,英語都已相當流利,馬丁尼茲經常上各大美國體育節目暢談自己的球員生涯,目前更擔任大聯盟官方電視台MLB Network的分析師,解說各種棒球技術並參與話題討論;貝爾川則是成為許多拉美球員敬重的前輩,不吝給予後輩提攜和指導,多年來更敦促大聯盟改善、提升拉美球員的語言協助,並且投入家鄉棒球員(波多黎各)的英語教育。賽揚獎名投馬丁尼茲在紅襪隊時說英文還有些結巴,但轉戰大都會時已經可以面對媒體侃侃而談。 歐新社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去年起,大聯盟規定每支球團都必須帶上西班牙語的口譯人員,為消弭球員休息室的語言障礙、加快旅美球員適應環境、提高拉美球員的生活品質,邁出一大步,這是過去多名拉美球員和球員工會爭取多時的成果,也可見美國職棒愈來愈重視語言在球員發展上扮演的角色。外籍球員到美國闖蕩,如能有好的語言能力,不僅能適應得更如魚得水,減少麻煩、誤會與摩擦,還可以更容易地行銷自己,為職業生涯創造更多出路跟機會。
075B60E8BD9C7D88
留言列表